5月19日,“高分遙感衛星影像幾何定位關鍵技術”項目通過了江蘇省測繪地理信息學會的科技成果評價。會議采取線上召開的方式,邀請到中國工程院劉先林院士,中國科學院周成虎院士,國際歐亞科學院院士、.南京大學李滿春教授和來自中國科學院、武漢大學、中國地質大學、省自然資源廳的專家學者組成評價委員會。
“高分遙感衛星影像幾何定位關鍵技術”項目由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蘇州中科天啟遙感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蘇省測繪工程院聯合實施。項目針對高分國產衛星數據高可靠、高精度、高時效生產的迫切需求,聚焦直線攝影測量理論、高分國產衛星高精度幾何定位和多源影像控制數據選優定權等關鍵問題,突破了傳統的、非本質的攝影測量理論難以一體化解算位姿參數,以及結構復雜的多元控制數據關聯特性解算等難題,研發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性價比高的私有云資源配置遙感衛星影像數據處理生產線,實現了多源衛星遙感影像大規模生產的國產替代。
該成果的主要創新點在于首次提出了Plücker直線攝影測量的新概念和新理論,建立了強幾何約束的真直線成像幾何模型,克服了估計量旋轉和平移時域斷裂引入耦合誤差,解決了控制數據和平差系統強相關造成的病態問題,豐富與發展了直線攝影測量的理論和技術;建立了Plücker直線攝影測量的體系與方法,旋轉和平移參數的一體化并行解算降低了方位元素之間的相關性,.實現了在統一的幾何代數框架內點、線、線簇和點線聯合等不同類型觀測值的平差,角方位元素理論精度提高了43%,國產高分衛星影像幾何糾正平面精度達到1個像素;引入商空間的相關理論與技術,提出了面向多源大范圍衛星影像的眾源控制數據選優定權新思路,在米級分辨率全國一張圖工程實踐中,有效提升了測量系統的穩定性和準確性。
項目成果已在高分南京數據應用中心、南京城市規劃、連云港國土資源局、江蘇省各地市環境監測中心、中國航天科技集團508所等自然資源、測繪遙感和國防軍工單位得到了廣泛應用,取得了重大的社會經濟效益。評價委員會專家一致認為,成果總體技術達到了國際先進水平,在Plücker直線攝影測量方法方面處于國際領先水平。